社会实践日记优选

时间:2023-07-06

社会实践日记。

本文所提供的最新范文主题为“社会实践日记”。周记写作作为一种思维方式,从古至今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许多学校也要求学生写周记。写周记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成长轨迹和职业历程。以下是提供给大家的参考范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社会实践日记【篇1】

这里的学生都如我们想象中的一样,单纯、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还有的是贫穷,在这里80%都是农民,暑假到来,小孩们不像城市的我们,无忧无虑的学学兴趣班,去去旅游。在他们这里可能要赶着农忙帮家里做事,收割、打谷、晒谷等成了他们假期的工作。我发现这里的学生的肤色都是铜红的、黄黑的,大概是都农忙或是去田边露天的游泳晒黑的。我们班有好些同学都不能上暑期班,因为他们要回家农忙。其实他们也是无奈,我眼看也心酸了。

贫穷使得这里的文化水平很底,升学率不高,很多父母把孩子供完初中或是读高中半途辍学,就打发他们到城里的工厂工作,廉价的劳动,害了孩子,使得穷人还是穷。我来之前还真没想到广东珠三角的地区还会有这么一些地方,那我更不敢想象中国有多少受着贫穷生活的孩子。

贫穷使得很多年轻人出外打工,家里就剩下留守的儿童与老人,甚至只剩下孩子一人。在教学期间,我们一个队员发现了班上一位学生有些不寻常,上课时他总坐在最后,任凭我们的劝告也不往前坐,也不想听课,更加可怕的是,我们发现他在下课的时候在后面的黑板上写了一个锋利的“杀”字,充满恨意的力度,我不禁打心底透出寒意。之后向当地老师了解,她讲道“这里有很多心理或是精神上有问题的学生,由于家里的大人都在外打工,就剩他自己,小小年纪没人管理,寂寞孤僻,心理问题会越来越多,有的家人还经常没有寄钱回来,甚至还要挨饿······”

现在我还记得南丰中学校长对学生讲的一句话,“你们选择了来高中,是你人生一个正确的选择,希望你们能坚持读完······”,简短的话,值得深思,可能对城市的孩子来说,上高中就像是理所当然的阶段,但是在南丰,这是艰难的抉择,老师为了学生好,都努力的劝说学生坚持学业,让他们相信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在南丰,学校废墟中求生,学生在希望中成长。

社会实践日记【篇2】

xx/7/13 星期日

大学里跟初中高中不同,我们除了上课还有很多的课外时间。其实学校本来的目的是让我们去学习跟巩固课内知识、了解不同学科的知识、丰富人生阅历等等用的。很多人会把课余时间大部分花在兼职上,有甚者可能会花全部的课余时间去兼职。

大学里几乎每个人多多少少都参加过兼职。我也不例外,在大学期间我经常去做兼职,所以对于大学生的兼职情况有所了解。但是我对于是否去应该参加兼职?参加什么样的兼职是许多大学生、家长、老是说法各不相同的。去做兼职嘴重要的一个好处,可能就是增加生活费了吧。大家通过多种多样的渠道去获得兼职,有我们学校的兼职网址(碧海潮生)、兼职qq群、朋友介绍、老师介绍等等。据我所知,我们主要的兼职是家教、促销、发传单、摆地摊等等。由于自己班级的太多同学都从事各种各样的兼职,并且其兼职目的、兼职收入、兼职类型各不相同、成绩差别也很大。所以我关于大学生兼职利弊的关系十分好奇,所以就画一天的时间查找资料,对其整理,并做成了一份问卷调查表。其主要对象是浙江海洋学院东海科学技术学院的同学们。

本次社会实践主要是以问卷的形式,在加以跟同学们沟通交流为主要的研究方式。加以资料的整理,总结而得出相对准确的答案。

xx/7/14 星期一

因为我们的主题跟兼职有关,所以结合自身,反观大学两年生活

期间。我们在节假日或者双休日,多多少少都曾经做过兼职。还有一些我们的朋友也做了很多的兼职。我曾辅导过初中生,在超市卖过饮料,食品,而张婷做过家教辅导过一位小学生,也去超市做过促销活动,也发过传单,为商家的周年庆做过电话销售。我们两的兼职有相似的地方也各有不同,从我们自身出发和我们的朋友做过的兼职活动。我的有些朋友还开过网店、买过衣服等等。我们开始简单罗列各种各样的兼职:家教、促销、电话销售、文员、发传单、婚礼策划员,服务生等。我们将这些工作简单概括为:家教、宣传人员、服务生,销售这几类。

接下来是兼职中比较关心的报酬问题,询问过兼职的同学,校友,上过学校的论坛,交流中心,结合自身的经验,将兼职的报酬水平划分为:小于5元每小时、5元至10元每小时、10元至20元每小时、20元至30元每小时,大于30元每小时这五类。

在简单整理之后,我们罗列了很多我们兼职的目的,不过每个人的目的都不同,所以我也咨询了很多的同学、朋友等等。有的人为了赚钱、有的为了社会经验、有的因为从众心理等等。

我们还讨论了一些题目,如兼职的目的、兼职对于自身的帮助、兼职与经济情况、兼职之后是否会改变自己目前所学专业等。

xx/7/15 星期二

俗话说的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虽然我跟诸葛亮差好

多好多,但是对于自己那份问卷我也是下了很多功夫的,所以我自己还是对它有点信心的。但是我知道一点:人多力量大。所以我就把我的问卷的初稿发给我的几个好朋友,让他帮我看看,给我提提意见。他们的反应也都不错,但是仍旧提出了许多意见。

他们提出的意见经过的思考,部分进行了采纳。很多朋友都说我的开头有问题,因为开头就是大学生,但是我实际上只准备调查浙江海洋学院东海科学技术学院的学生的,所以我吧范围弄的不正确。被他们一说我就小小郁闷了一下,因为我不知道该如何改。经过思考我决定不该了,因为不需要改。我的调查对象虽然都是一个学校的,但是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啊,也有着不同的身份背景。所以可以一下见大,通过小小的范围,可以看见大学生这个整体的大概情况的。不过我想在问卷调查的某处我到时候还是应该备注一下。

经过大家的集思广益,我对我的问卷进行了修改。比如,我用是否获得奖学金来代替成绩。因为比较成绩大家总是不方便直接说出来的,对于自己成绩好坏不同人的看法也是不同的。但是奖学金是比较公正的,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而且奖学金不仅仅代表学习成绩的好坏,还代表着德育分的高低,是一个人在大学里个方面的综合总评。

xx/7/30 星期三

我的社会实践是跟我朋友一起做的,是个2个人的活动。我做好了之后,自然就是她的`加工了,这跟其他人的意见不一样。她也是这份问卷的主人,所以他必须也对这份问卷掏心掏肺才行。

她不愧是我的好搭档,她对我的问卷经行了网页化,以网页的方式发给别人,我们发给了约200多个人,最后收集到了到了125份。 专业的网站对我们的资料会统计好的,统计好的资料会更加明白、了当、也不会存在人为的误差。这样就节省了很多人力物力了。不过网络版社会实践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跟局限性的。毕竟网络版的社会实践问卷是通过网址发给别人,所以发送的人有局限性,一般都发给自己认识的人,认识的人范围比较小,而且因为人以类聚,物以群分,所以存在误差,导致治疗存在着误差,所以后来经过我们的商量,我们决定,纸质的只是作为参考的。后来我们又准备了纸质的150张问卷,随机的在学校里面发放。不过有些人做问卷可能只是敷衍了事的,所以必须对问卷经行挑选,然后剔除一下不合格的问卷,留下70份合格的问卷。 对这些问卷见习统计。

网页化的问卷调查表,通过QQ发给朋友跟班级的同学(都是浙江海洋学院的学生),时间是7月25到7月29完成网络版的数据收集。纸质版的准备留在开学后9月17日到9月19日进行数据的收集与统计。

社会实践日记【篇3】

重点重点,终于要写到重点了。

这次调查移民的后期扶持问题的主要形式是座谈、提问(和领导们)和走访。通常我们是先去走访再进行座谈和提问的,不然我无法想象没有走访我们能提出怎样不着边际又毫无实际意义的问题来。分成三五人小组的走访大家自然是比较感兴趣的,就我个人来说,很不喜欢坐在那里貌似认真的听领导汇报——全面而详细到着不出真正的重点,让人昏昏欲睡。特别是当我们走访回来,带着移民们的一肚子怨气和各种各

样让我们除了安慰再也无能为力的问题听到的汇报通常却是移民工作做得如何成功、后期扶持取得了哪些成绩,实在是有些窝火。

最先调查的移民区是龙宝区,那里的双河口移民新村是传说中的问题最多的地区。在前一天的饭局中就听牟书记说那儿的有规划很好的小区,但只是空壳,住在漂亮新房中的居民手中都没有钱。过年的时候牟书记和几个干部送了些肉和油盐酱醋之类的东西给他们对口扶持的居民,因为拿不动就先送一家,其余的放在门口,没想到才从第一家出来就看到一群人在疯抢放在门口的东西!!去双河口的路上也一路被叮嘱不要随便和那里的居民接触,那儿的居民比较“野蛮”,常常栏下领导的车子诉苦水。可是这样特别的叮嘱倒勾起了我的逆反心理。到了龙宝果然看到一排排整齐的新楼房,然后是一个气派的广场和移民局的大楼——据说这些漂亮的外观和厦门、南京、天津等地区的对口支援是分不开的。当时就有人问了广场周围的居民房有很多是空闲的,得到的回答是:“不空闲啊,都住了人了。”显然这个回答没办法满足大家(倒是事后提问时得到的“那些人都出去打工了”的回答还让人容易接受一点)。然后在当地领导的带领下,去小区里面“参观”,说是深入小区内部,但是实际上只是在小区内部的街道上看了看,参观了安排可以参观的公共活动室,还有一个大妈的小家——大妈自然是对移民工作满口说好的。一路走下来,竟然看不到一点纰漏,是在让人怀疑。到不是我们是冲着阴暗面、尖锐问题来的,而是所看到的一切太好了,好到让那些官方说法显得那样遮遮掩掩、华而不实。到中午吃饭时,这种欲盖弥彰的做法已经被很明显的说出来了——中午太热(实际上那天是阴天),不要出去走访了。在一家体育休闲中心接待我们的,还给我们提供了游艺、桌球、乒乓球、沙狐球,(后来我发现这个中心竟然还有卡丁车!!这这样的定位,到底是为谁修建这座体育休闲中心的啊)明摆着是让我们不要出去。

可是我们都是好奇的人呢,当然要出去探个究竟。于是分小组就出去了。我跟着正、副队长走(好光荣啊),半天找不到个人,就跑去打玩具抢(为移民做贡献)顺便聊天了解情况,聊着聊着一个扫地的大妈走过来了,指着我们的衣服说,你们是清华北京的吧,我要反映情况。我们一听觉得有戏,追问下去,知道她的情况其实不是移民问题的典型——非法集资,厂子因为移民搬迁倒闭(厂子倒闭是不是因为移民还值得怀疑)没法换钱,原来家里靠移民前繁华街道的的门面收入日子过得还不错,现在补偿的门面根本没人要,小孩又要上北京,总之是罪过都在移民。那位大妈最后还把我们拉到她家去,一定要我们帮她向上面反映情况,要回集资款。

等安慰好了大妈和她的儿子,自由活动的时间也到了,飞奔回体育休闲中心才刚好没迟到。其实我们这一组的还算不错的,姚焕芬那一组据说被一群人围住诉苦没办法脱身了。看来这个移民区的民怨果然很厉害。刚刚亲耳听到这些民怨,亲眼看到漂亮的新区楼房内部的糟糕情况(我去的那一家几乎没有什么家具,灯舍不得开、气舍不得用),回来听到的报告却是移民工作做得如何的好,移民局的干部如何的辛苦,在当时,实在让人有点无法接受。现在想来,也无法说这是移民局的错,四千多户、一万多人要动员搬迁,赶在不等人的水位线上升之前,个中困难可以想象。也不是所有的居民都那么通情达理,拿刀威胁的也有,死也不走的也有,对于补偿狮子大开口的也有,还有各种补偿的问题。然而当时只被我们发现了这么多的掩盖“内幕”所震惊,不断提出一个个尖锐的问题,低保每月到底多少钱(官方130,问到的没有超过50的),街上怎么如此冷清(本地无法找到工作,只有外出打工),失业率到底是多少(绝对超过所谓的“登记失业率”),还有治安情况,青少年的思想状况等等。在提这些问题的时候心理多数是有个答案了,潜意识里也知道不可能得到想要的答案,但是心里总是很不甘,听着那样冠冕堂皇的回答,心里堵得慌。

后来牟书记总结发言,按他的话,他总结的都是一些移民局局长尽量避免不谈的负面东西,我当时还在心里小小的赞许了一下。事实证明,我那时是十分“天真无知”的,还是对所有听到的表面现象深信不疑。小强一语挑明——你以为他真的是在说负面的东西吗?他一个字也没说,一直在说国家给钱给少了!这话自然是有不少人不太同意的,我也是其中之一。可是事后翻看那时的谈话记录,竟然发现真的是没说什么实质的负面问题,每一个谈到的问题都会牵涉到国家给的钱不够——发展的投资不够,移民的补偿不够。我在心里也接受了小强的说法,只是十分不愿意。

那天的双河口移民区的考察回来之后,大家就讨论调查报告如何写为由痛痛快快的各抒己见了一番,争论已经到白热化的边缘了。可是实际上大家的分歧没有这么大,多数时候争论的两方的思想是相近的,只是表达方式和角度不同罢了,争论争论,只是白天被憋久了,夜晚找个机会抒发一下吧。

我第一次如此真切的看到了那么多移民后期扶持中、甚至普通百姓家存在的各种问题,现在想来,移民局的负担也是那么重,国家也没有错——我们的国家本来就很穷,要做到对移民的完全补偿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说三峡工程本来就是一个牺牲小部分人的利益来满足多数人的利益的工程,那么对于库区的人来说就太不公平了。想来想去,没有一方是有错的,却又想不到一个解决的办法,只感到一阵悲哀。

更让人难过的是,在双河口看到的景象让人几乎感觉不到什么希望。大多数人只是在抱怨移民带来的苦,只是在家等着国家的补偿和低保(虽然这些人出去到本来工作岗位就紧张的社会上去竞争的确是处于劣势,但是几乎没有什么想要去奋斗的麻木实在是容忍看着心痛)。小邺和小强在网吧看到的青少年的情形更让人心痛。那些孩子的家庭大概没几个宽裕的,却整天泡在不赊帐的网吧里庸度日月,看不到小孩子的朝气,更把这个移民新村的的未来染得一片黯淡。也许这种情况不止是一个移民区存在的问题,但是我是第一次亲眼见看到、亲身感受到,第一次如此真切的无能为力的悲哀和心痛。

写着写着,日记的情绪都黯淡下来了,其实双河口是负面问题最多的地区,后来去的天城移民新区和五陵镇的情况就好多了。特别是天城,我们去采访的那个出租车司机家巨富有,真皮沙发、音响不说,居然还有水族箱!他开口就说共产党好,骂当官的腐败,还多次声明他是劳动致富,日子过得踏实。像他这样抓住移民的的机会富裕起来的虽然是少数,但是也反映出来人的意愿有多么重要。至于五陵镇的那次调查,情况友好有坏,以群众不满意居多(群众似乎总是不满意,即使情况并不是真的那么坏),一切也在意料之中。之后照例昏昏欲睡的座谈、问答,但心里已经有个谱,知道听到的话哪些真,哪些假,哪些话里有话。

社会实践日记【篇4】

五点半起床,五点五十到初二二班教室,准备一个人好好的看看书,几分钟后,我班学生成群结队的都来了,我看看表,六点十几!我见到他们,我惊讶,因为学校给的起床时间为6:30;他们看到我,更惊讶,在他们眼中,我是老师,没必要起那么早!

军训课上,我要求站两分钟的军姿,可一分钟不到,就有三位学生出现不适,甚至有一位学生海出现了呕吐,把我吓坏了,赶紧让他们休息。在第一节课上间,我跑到教室去看,军训呕吐的学生不在教室,从他同学口中得知,回家了(家就在学校),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赶到他家里,还好,一切都好,一颗悬着的心也就放了下来。

感动瞬间:

1、学习努力,早上六点十几分大部分已到教室,很高兴也很荣幸当上这个班的班主任(提别是看到他们吃惊的表情)。

2、 我的计算机课下后,我宣布下课休息,让他们休息,可不见一个人走出教室或者站起来,还是上课时的坐姿,我奇怪的问他们为什么不出去,他们回答:老师没走,我们不能走。感动,我们中学或者高中可不是这样的啊!几乎是学生都跑出教室了老师才有机会出教室。下午在初一一班的'计算机课上,我注意观察了一下,也是一样,等我出了教室,才听到桌椅的声音。

3、 下午一点半的时候我到班上去查看的时候,超过2/3的学生在教室里安安静静的上自习,我翻他们的作业看,每一页都写的非常认真,干净、整洁。后来从学校老师那里知道,年纪其几名的同学在我的班上,嘎嘎!

4、 下午两点左右,我在楼下散步,不经意间看到班上学生在拖走廊,又一次感动,这我可没安排啊,我只是让他们下午放学后扫扫就行。又一次感动。

5、 校园内,碰见学生们,都热情的向我打招呼:“王老师好!”又一次感动!

6、 晚上查宿舍,他们都礼貌的站起来。感动。

社会实践日记【篇5】

7.8

昨天晚上才刚刚到家,今天就投身于调查了。很庆幸,我们小组成员的家都比较近。只是xx有些不太方便,她的家人都在沈阳,因此也就调查不了她的家人了。

上午,我们哈尔滨五组这个大组会合了一下,吩咐了一些事,说了一些注意事项,这也算是一个小型会议吧。我们都已经把计划弄好了,想必这调查会很顺利吧!

之后,我们小组三人就开始了相互调查。下午去的台祥雪家。她家住的挺偏僻的。他带我们,她带我们转了很久才到。调查其实也挺简单的,就是按照安排好的问题去问。她的家人也很配合。中午的时候我们就是在她家吃的,阿姨特别热情。

之后,在xx家把xx也调查了。没办法,她的家人都在沈阳,调查不了。

晚上就到我家了。程序差不多,很快就弄好了。

但是只有一点没完成好,因为我们初中学校都在考试,老师也很难找,所以也没调查老师和同学,哪天有时间再调查吧!

这一天过的真快。天色渐晚,我们在开了一个简短的第二天计划的会,就各自回家了。

7.9

今天是调查的第二天,计划安排的满满的。上午,我们去采访了高三的毕业学长。他的家因为棚户区改建被拆迁了,他是在他奶奶家接受采访的。

我们早上会和后,就到了和学长约好的地点等他。我们是走路去的,他骑着自行车。为了陪我们走,他这一路就一只推着车子。

采访过后,他将他们初中时班主任的电话给了我们。我们马上就联系到了他的老师,约好下午学校见。

下午我们早早的到了学校,没有几个人。我们“参观”了一下我们初中时的母校,感觉变化真的很大。特别是各个教室都安装了电脑和投影仪。比我们那时好多了。

到了上班的时间,我们找到了王老师。向他了解了一些学长的情况,又问了关于本地学生的帮扶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当我们提起学长的时候,老师是很高兴的。

听说我们母校又有很多人报考了国华,于是我们就去找校长,希望可以得到报名名单。很不巧,校长有事出去了,后天才能回来,这计划就要变一变了。

这一天挺累的,不过很充实,很开心。

7.10

今天我们准备换些调查对象,将目标从国华学子转移到了当地的学生和学校情况。

上午我们在翠峦一中进行了调查,接待我们的老师都很热情,他们告诉了我们很多有用的信息。不过,他们毕竟不是校长,对学校的'情况了解不多。在那个学校,我们还遇到了很多初中同学,从他们那里我们也了解到一些情况。在不舍中,我们离开可一中。

下午,我们准备到伊春市重点高中调查。正好有初中时的同学返校,就和他们一起去的。到了那里,找老师想问一些情况,但老师们似乎都有意回避。给校长打电话,校长直接反对调查。其实我们也只是有几个简单的问题,不知他们怕什么。那就没什么办法了。不能从老师这个渠道了解学校,就只能从学生“下手”了。可我们还没问几个人,校警就要把我们赶出去,还明确说是校长吩咐的。我们都感到很气愤,不让查老师,查学生也不行?我们怎么解释都没用,只好怀着遗憾和愤怒离开了那儿。

这一天都是在奔波中度过的,很累。很庆幸自己没有晕车。想着自己明天还有一堆事情,自己还要加油呀!

7.11

今天本来打算调查学长的,不过因为他今天有事,因此我们采访他的计划就只好往后推了。

其实学校在我们离校之前并没有给我们提供本地的报考名单,因此我们大可不必调查学弟学妹。但我们组内一致同意要调查他们,所以我们就得自己去找他们了。

我们的目标定准了翠峦区第三中学,该校每年都有近20人报考国华。可是很不巧,正赶上期末考试,老师大都在监考,我们也只好趁考试间隙去问询情况。最后打听到每年的报考都是由一位副校长负责。但他因为有事,上午来不了了。

下午我们一行人又匆匆赶到了学校,不过来的有些早了。大约一点半的时候,老师们陆续都到了。我们就立即赶到了校长室。在听说完我们的来意后,校长很高兴的接见了我们,又找了专人来向我们说明这次本校的报考情况。恰逢中考分数下来了,我们就给他们“参谋”;了一下。随后,校长又向我们询问了国华的一些基本情况。很快,我们就结束了一天的任务。

我们看了一下名单,又有20人报考了国华。我们选了两个学弟作为调查对象。默默祝福他们吧!

社会实践日记【篇6】

啊~~我居然拖到现在才又开始动笔,真实懒。就现在的印象来看,我对万州的初印象应该可以统统翻盘了。这个城市(现在应该说是重庆的一个区了)贫富差距很大。我们初到之时,看到的是万州的中心地段。从这里看跟任何一个大城市没什么两样——超市里的商品(日用品、食品类)很齐全,各种大商场、专卖店也有,不过几天看下来,还是有差别。比如说看这里据说最好的商城,一楼化妆品的品牌并不是很齐全,多是中低档的(大众品牌),由此可以看出整个商场的定位(这是最快的定位方法),就武汉来比较,属于中低档,就北京来说,更是如此。小精品店也很有点味道,但是进去看,样式还是武汉去年的样式,时尚杂志前年的样式,也就是说,流行文化比大城市差了一个档。

但单从生活水平还不错这一部分来看,这里的人消费水平是相当不错的,懂得享受生活,(也就是肯花钱,看看陈润就知道了:)今天采访的出租车司机的生活也印证了我的看法,他说这里的人比天津、北京人都舍得花钱。(不过这里的起步价也低,5块)

我是来调查移民的情况的,来之前还有点是来锻炼、受苦的心,现在已经怀着一颗坦然的享受的心了。住在闹市区的宾馆(标间,绝对有二星的水准,包括来时坐的船也是有独立卫生间的游轮三等舱),吃的嘛,到目前为止,只出去自费了两餐——区委、三峡局接待的,还能有差吗?不过接待人的头衔、姓什么的我都忘了,记得也对不上号。吃好的我当然是乐于享受(有那么一点点内疚吧),唯一痛恨的是敬酒,没完没了,我又不会说话。这时候就死佩服陈润和姚浣芬。

至于小吃嘛,第一天的第一顿就跟着小邺和小强找到一家凉面店吃了凉面和凉粉(程凉面,据说很有名)。叫少放点辣子,还是超辣,吃过好久胃里还像火一样的烧。不过很好吃很好吃,面劲道,料酸中带甜,叫人欲罢不能。今晚还去吃了传说中的格格。原来就是小笼粉蒸肉,羊肉的最好吃,可惜放了辣子。又叫了烧卖(学校的太难吃了),竟端来了扣肉!原来他们这儿这东西叫烧白。语言不通啊,我还自以为毫无问题呢。对了,著名的火锅也吃过了,店很专业的感觉,底料竟是红油!虽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腻,但还是不习惯。我喜欢在火锅里打生鸡蛋,可是面对如此大的一个锅,实在是不好意思。

印象鞋的差不多了吧,对了,还有夜晚可以听到隐隐约约低沉的汽笛声从江边的码头传来,很有感觉。

我又困了,明天还要早起出去玩呢。移民的问题大概今天是不可能写完了,为了保持日记的完整性,我决定明天再写。

7月5日10:02周二大晴天

昨天太累了,今天早上七点多时,挣扎了一秒钟要不要出去爬山,最后温暖大床胜出,于是现在房里只剩我一人,开始补日记。

下面要写道移民了,这可是大头。移民局给我们的两个主题是移民的后期扶持和产业空心化。最开始去参观了格立的一个电容厂和一个作得还不错的电池厂,算是了解产业的问题。关于这方面的问题,所有的信息都得自于厂长或其高层人员还有科委的汇报和相关问题的解答。要是前几天,我可能不会想这方面的问题,但是现在,我就会怀疑我所听到的是否是实际情况了——起码厂长的说法就和科委的人的说法不那么一样。

我们听到了什么问题呢?格立新元(就是做电容的那个)在微利的边缘,微利也是得自于现在廉价的劳动力,低廉的水电价格、运输成本,还有一个巨大的代价就是环境的污染。如果这些就是获取利益的优势的话,那么这些优势显然不可能一直保持下去的。像这样作电子器件的在国内的大环境都不好,这么一个对口支援的小厂也不可能有什么经济实力和人力来作新技术的研发开新市场,在我看来,就靠着高层管理人员的思想方向不错误,还在现阶段维持微利,所谓发展壮大,我是看不到什么前景的。对于移民来说,这个厂最大的贡献,就是解决了200多人的就业问题。

至于万光电源,那个厂长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说了不少愤世嫉俗的言语,但是厂子的发展的确是有希望的。这是一个全迁的厂利用迁厂扩大并重新规划了厂区。按厂长的说法,作为补偿,国家的投钱是绝对不够的,大厂子图有空壳。厂子里面也的确是绝大多数可以使用自动化的设备完成的工艺还使用的是人工,而且对工人的保护措施也做得不够。但是这个厂在搬迁的整个过程中还保持着现金流是活的,利用这个机会把厂扩大了也是事实,所以我觉得并不像厂长所说的那样搬迁是弊大于利。而且从这个厂的发展方向看来还是很有壮大的希望的。我们去的那一天,他们正在办上市。他们的产品75%出口东南亚,其中“‘玉兔’品牌驰名中外”(我没听说过,土了),下面还打算把旧生产线修一修补一补送到贫穷的第三世界小国去“掠夺”他们(厂长语)。能做到并打算做到这些,这个厂还是应该有很强的实力的。厂长的抱怨有谦虚之嫌,不过他说的一些问题还是很值得去想一想的。比如小企业在搬迁过程中因资金周转不开而倒闭(三峡移民把不行的企业都“过滤”到水下去了)。还有万州以及整个西部作为资源输出型地区要发展产业,常常是以高污染为代价的,但是也不能因为这样的发展让人心痛就不发展了,那儿的人也要吃饭啊。

还有就是万州的产业链发展很不完备,移民就更加让它变得七零八落。按牟书记的话说,是国家投钱太少,让万州的产业停滞不前。可是万州要国家多投钱给它的理由又是什么呢?这个以后再说。还有一个显易的问题就是失业——所谓的下岗。40多万的的就业人口,4万多“登记失业”,这就占10%了。可是现在无论是官方还是非官方,听到的最多的说法是超过10万人失业(移民局局长的花儿向阳开的那些说法大概已经引起“公愤”了)。

还有一个与产业相关的是我们还临时到“谭木匠”去参观了。我听到“谭木匠”的总部在万州惊喜了半天,一直盘算着能低价买点梳子回去送人,结果连看看那个精美的盒子是怎么做的的希望都破灭了,说是什么得奖作品、商业机密。梳子也只能到各地连锁店里去买。我说怎么万州走两步就看见一家“谭木匠”呢(当时万州的档次在我心目中一下子就提高了不少)。

梳子厂里的确如介绍的那样安排了不少残疾人,管理也是很不错的。在我看来,生产梳子不是什么难事,一个小厂,对员工稍加培训就能做到。“谭木匠”做得好,就是它的统一风格的小店和小店气氛吸引了无数MM的眼球,打出了品牌。它卖的`就是牌子、是它的管理。手工制的梳子需要大量劳动力,在万州如果多有这么几家管理成功的企业,绝对可以大大缓解就业压力问题。

天哪天哪,我居然还没写到移民后期扶持上来(这可是大头),真是太能扯了。

社会实践日记【篇7】

5月12号,学校组织我们四、五年级到圆山青少年基地去军训3天,在那里,我体会到我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第一天早上,我们乘车来到园山。一下车,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鼻而来,四周绿树环绕、鲜花盛开,我心里不得赞叹一声:园山基地真美阿!去到园山,我们第一要做的事情就是换军服,军服要一天到晚穿在身上,除睡觉的时候。那里吃的菜全是素的,几道菜里只有几块肉。第三天的下午,是北京专家讲座的时间,虽然那个时候只有短短的一瞬间,却是一个最激动人心的一刻。每个班要选出2个小领袖,一男一女。那时,只要一个人做错一个动作,小领袖就要替做错动作那个人跑一圈,为做错的人承担责任,一圈是150米,眼睁睁看着小领袖的汗水撒满整个大操场,我们的鼻子酸酸的,情不自禁的流出泪水。那时,我想到我们的父母每天为我们做这作那,从来没有听过他们的一声抱怨;我们做错事情,他们会为我们承担责任……想到这里,我得眼泪像水龙头那样子“哗”“哗”地流出来。

通过这次去综合实践活动,我觉得我学到很多、长大许多,每个人都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做错就要主动承担责任。

相关下载

相关标签

最新更新

精彩专题

更多+

游戏排行

软件 游戏